一、法院如何处理有争议的证据
1、法院处理争议证据时,步骤如下:先审查双方有争议的证据,查看其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让双方说明证据来源、形成过程等。
2、接着依据证据规则和法律规定评估证据证明力。会综合其他证据、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来判断。若一方证据优势明显且可信度高,法院可能采纳;若双方证据证明力相当或矛盾,法院会进一步调查或让双方补充证据。
3、整个过程法院保持中立公正,按法律和证据规则谨慎处理争议证据,维护司法公正权威。
二、法院对存疑证据的审查标准是怎样的
法院对存疑证据的审查有多项标准:
首先是真实性审查,判断证据是否真实存在、有无伪造篡改。如书证的纸张、笔迹等是否符合形成时间和条件;视听资料是否完整、有无剪辑。
其次是关联性审查,看证据与待证事实有无逻辑联系,能否证明案件事实。比如合同纠纷中,某项证人证言是否与合同的订立、履行相关。
再者是合法性审查,包括证据来源、形式和收集程序是否合法。像非法拘禁他人取得的证人证言,因收集程序违法,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另外,证明力审查也很关键,法院会根据证据种类、与案件关联程度等确定其证明力大小。如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存疑证据只有经全面审查,符合上述标准,才能被法院采信用于认定案件事实。
三、法院对证据合法性存疑会怎样处理
若法院对证据合法性存疑,会按以下方式处理:首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审判人员会从各方面对证据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核实,如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来源是否合法等。如果当事人对证据合法性有异议,法院会要求当事人对证据合法性进行说明、解释或提供相关线索。
若经审查核实,确定该证据不具备合法性,依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该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比如通过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根据。若证据合法性存疑但无法确定非法,法院会综合全案情况,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判断,看能否达到证明标准来认定案件事实。
当探讨法院如何处理有争议的证据时,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值得关注。比如证据的证明力判断,不同类型的证据证明力大小有